第三十五章 议事-《归鸾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淮王饶有兴致的“哦?”了一声:“先生可有什么发现?”

    “昨日接到飞鸽传书,说寻州这两年的变化甚大。贯穿整个寻州的盐河附近,田地收成大幅度提升,这两年饿死的人不足往年的一成。”他语气惊叹的道。

    淮王颔首道:“先生所言不假,本王很早之前就派人调查过了,与你说的一般无二。不过,本王的幕僚都觉得此事不足为虑,认为六弟自幼被父王发配寻州那等荒芜之地,这么多年都没被招回邺城一次,足见父皇对他的无视,此事,你又怎么看?”

    纪明轩心中一冷,原来淮王不仅调查过此事,还同其他幕僚商议过了。可是却从未对自己提起,看样子,他还是不信任自己。

    他的面色依然保持着温和:“属下认为,恒王或许并非表面那样简单。能将荒凉贫瘠的寻州治理得如此有起色,他应当是有些本事的。有本事的人,恐怕很难做到安分守己,无逾矩之心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意味深长。

    淮王盯着茶几上的碧色莲花瓷盏,并未说话,是想听他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纪明轩便继续道:“这次陛下招恒王回京,属下担心恒王会趁机博取陛下的信任,有所图谋。属下以为,殿下不可不防。只是,是否应当做些准备,还请殿下示下。”

    淮王爽朗地大笑了两声,端起茶几上的瓷盏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。先生多虑了,今年正好赶上父皇的六十大寿,届时各国使臣都会来朝拜,六弟不来说不过去。恐各国使臣议论,有损我华桑国威,父皇这才招他回邺城。”

    喝了一口茶,淮王继续道:“可是,你说的也不无道理。做大事,自然是要一万个小心,宁可错杀一万,不可放过万一。”

    纪明轩点头。

    淮王又道:“不过,帝王本就薄情,这么多年六弟又不在父皇身边,恐怕也不会有多少父子情分。到时候,且先看看父皇的态度。”

    纪明轩又点点头。

    将茶盏放下,淮王看向窗外道:“若父皇对他冷淡,那我们如果做什么,反倒会惹得父王反感,画蛇添足。况且,六弟在朝中并无半点倚仗,他那早逝的母亲又是个身份低微的,即便是他再有野心,凭借着这样的条件,也不可能掀起什么风浪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说得有道理,是小人思虑不周。”纪明轩垂眸道。

    “无妨。先生忠心可嘉。”

    称赞了纪明轩两句,淮王又将话锋一转:“对了,先生同顾将军的女儿进展得如何了?可有订亲的眉目?”
    第(2/3)页